天下未乱蜀先乱,天下已治蜀未治

研究历史的人总结四川地区的政治、军事、地理.得出了“天下未乱蜀先乱,天下已治蜀未治”的结论,像治国秘宝一样奉献给统治者作参考。其实这句话说到了点子上,四川虽然偏处西南一隅,但其战略位置却得天独厚,历来为兵家必争之地。巴蜀之地易守难攻,粮草充足,因此每当统一王朝瓦解之时,这里的起义和割据就闻风而动,纷纷竖立旗帜,宣布独立自治或进入无政府状态;而当天下巳定,硝烟散尽之时,这块窝在山地里的盆地尚未被纳入统一的版图,必要统治者尽最后的努力来收复它。 满清政府入关以后,凭借着强大的武力把明朝政府赶下了历史的舞台,广大中原的版图已在它的统治之下,然而赴着明末战乱而揖竿起义的农民军领袖张献忠,却率领着数十万大军躲入了四川,清朝政府打扫完中原战场以后,才把主要的精力投入到平定张献忠义军的事情上来。明末清初的很长一 段时间,蜀中的战乱尤为惨烈,不光有清军和农民起义军之间的搏杀,同时还有满人和汉人、地主武装和农民起义军之间的杀掳,那的确是一个刀光剑影的时代。 到了民国建立,蜀中又呈现出群雄逐鹿、军阀混战的局面,无数大大小小的军阀像地里冒出的蘑菇一样,通过各自的手段迅速武装起来,试图称王称霸和割据一方。 “委员长”蒋介石面对这种局面也深感头痛,虽然花了九牛二虎之力,最终也未把四川地域的军阀袍哥们收拾干净。隋文帝曾经说过一句很有见地的话,他说:“巴蜀险阻,人好为乱。’因此他便分封他的第四个儿子杨秀到成都做蜀王,以此来加强他的统治。到了明朝,朱元璋同样把他的儿子朱椿分封到成都来当蜀王。清朝政府对蜀地的控制依然很严格,曾经营建“满城”,派遣忠实的八旗子弟前来镇守,以防地方作乱或形势吃紧。这种传统若追根溯源,其实是从秦朝就开始了。秦灭蜀国后,秦政府曾经派遣宰相张仪到成都修建秦城,城里全部住的是秦国的士兵,他们害怕蜀国的残余势力兴风作浪。 “蜀”既有它阴柔美丽的一面,同时又有它血性刚劲的一面,这大概也是唯物辩证法矛盾的既对立又和谐统一的特征吧。 sichuan
韩寒:愿扛住了八级地震的人们,能扛住追打,也愿扛住了八级地震的政府(大楼),能扛住追问。

0%